鄧小平一生中擔任的職務概述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4-12-11   
分享到 :

鄧小平一生中擔任的職務概述

王樹人

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中國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三落三起”的坎坷經(jīng)歷,雖然早已為世人所知,但他一生中究竟都擔任了哪些職務,一些與鄧小平有關的書籍卻介紹得不甚詳細。在此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綜合所搜集到的有關史料,把鄧小平一生中擔任的各種職務概述如下。

1904822,鄧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廣安州望溪鄉(xiāng)姚坪里(今廣安市廣安區(qū)協(xié)興鎮(zhèn)牌坊村)。出生后取名鄧先圣。1909年鄧先圣被送到本村的私塾時,私塾先生認為“先圣”這個名字對孔圣人有欠恭敬,于是把他的名字改為“希賢”。1919年秋,鄧希賢考入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1920828,鄧希賢從重慶乘船起程赴法國勤工儉學,1019抵達法國,不久入位于法國北部諾曼底大區(qū)的巴耶中學學習。192142,鄧希賢到克魯梭市施奈德鋼鐵廠當軋鋼工。423,離開施奈德工廠來到巴黎。10月到一家專門制作扇子和紙花的香布朗工廠做工,兩個星期后被解雇。1922213,離開巴黎到夏萊特市的哈金森橡膠廠做工。19226月,

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在巴黎成立,1923年改名為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也稱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

192337,鄧希賢離開哈金森工廠,開始職業(yè)革命家的生涯。6月,加入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出席了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委員。

192471315日,鄧希賢在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并進入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局。根據(jù)中共中央有關規(guī)定,凡擔任旅歐共青團執(zhí)委會領導成員者,就自動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同年12月,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舉行第六次代表大會。大會決定支部下設監(jiān)察處,以李俊杰、鄧希賢等七人組成,李俊杰為主任;鄧希賢同時還成為工會運動委員會成員。

1925年春,鄧希賢擔任中共旅歐支部的特派員,被派到里昂地區(qū)工作,任宣傳部副主任、青年團里昂支部訓練干事,并兼任黨的里昂小組書記,成為里昂地區(qū)黨團組織的負責人。630,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旅歐區(qū)臨時執(zhí)行委員會宣告成立,秘書傅鐘(由蕭樸生代),委員為鄧希賢、毛遇順。臨時執(zhí)委會規(guī)定,以上三人組成書記局。817,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第一次執(zhí)委會,秘書為傅鐘,委員為鄧希賢、施去病。鄧希賢同時擔任中國國民黨駐法國總支部監(jiān)察委員會書記。116,鄧希賢進入雷諾汽車廠做工,被分配在鉗工車間當鉗工。

192617,鄧希賢和傅鐘等十幾人乘火車離開法國巴黎,途經(jīng)德國、波蘭,于1月中旬到達蘇聯(lián)莫斯科,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學習,不久轉入中山大學學習,取俄文名字多佐羅夫。當時中山大學的中共黨支部書記是傅鐘,鄧希賢為第九班的黨小組組長。同年底,奉調(diào)到馮玉祥部隊工作的鄧希賢從莫斯科起程回國。

19272月,鄧希賢輾轉到達西安的馮玉祥部隊后,被分配到西安中山軍事學校任政治處處長兼政治教官,并任該校中共黨組織書記。后又任中山軍事學校政治部主任。621,倒向蔣介石的馮玉祥對所部的共產(chǎn)黨人“禮送出境”,鄧希賢等共產(chǎn)黨員離開西安前往武漢。7月,鄧希賢到達武漢向中共中央機關報到后,被分配擔任中央秘書。到武漢后為適應白色恐怖環(huán)境下秘密工作的需要,鄧希賢改名為鄧小平,并一直沿用。

192787,鄧小平作為中央秘書,列席了在漢口召開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后為了避開武漢的險惡局勢和適應革命運動發(fā)展需要,中共中央機關于9月底到10月初從武漢遷往上海,鄧小平也隨同遷往上海。到達上海后的12月,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秘書長(至19297月),協(xié)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處理日常工作。作為掩護,鄧小平當過雜貨店老板,當過古董店的老板。

19298月底,中共中央派鄧小平去廣西工作,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領導廣西黨的工作,準備、組織武裝起義。9月上旬,化名鄧斌的鄧小平來到廣西,公開身份是國民黨廣西省政府秘書。910,鄧小平以中央代表的身份主持召開了中共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1030,經(jīng)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建立了中共廣西前敵委員會(起義后改為紅七軍前敵委員會),鄧小平任書記。1211,鄧小平同張云逸、韋拔群等發(fā)動百色起義,創(chuàng)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

19301月,鄧小平回到上海,向中央?yún)R報廣西的工作情況。27,鄧小平經(jīng)香港取道越南回到廣西龍州。此前的21,李明瑞、俞作豫等已發(fā)動了龍州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八軍,鄧小平兼任紅八軍政委。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后,根據(jù)中共中央的任命,李明瑞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指揮,鄧小平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政委兼前敵委員會書記。

19312月,鄧小平同李明瑞率紅七軍轉戰(zhàn)到江西崇義后,根據(jù)前委決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yún)R報工作。6月,中央批準了鄧小平要去中央蘇區(qū)工作的請求。7月中旬,鄧小平從上海乘船,經(jīng)廣東進入中央蘇區(qū)。8月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瑞金后,鄧小平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

19325月,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李富春將鄧小平調(diào)離瑞金,派他到瑞金以南的會昌縣擔任臨時縣委書記。7月,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會昌中心(會昌、尋烏、安遠)縣委書記。

19333月底,因堅決抵制“左”傾政策,鄧小平被撤銷會昌中心縣委書記職務,調(diào)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55,在中共蘇區(qū)中央局派員主持的江西省委工作總結大會上,被撤銷省委宣傳部部長的職務,受到黨內(nèi)“最后嚴重警告”處分,并被派往樂安縣所屬的南村區(qū)委當巡視員。這是鄧小平“第一次被打倒”。5月,在中革軍委副主席兼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建議下,鄧小平被調(diào)到紅軍總政治部擔任秘書長。鄧小平任總政治部秘書長的時間并不長,只有短短兩個月。7月,由于鄧小平渴望做一些實際工作,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向王稼祥提了出來。于是,王稼祥就安排他到總政治部下屬的宣傳部擔任干事,負責主編總政治部機關報《紅星》報。

193410月,鄧小平隨紅軍總政治部機關一道,被編在“紅章縱隊”中,隨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fā)開始長征。

1934年底,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秘書長。193511517日,他以中共中央秘書長的身份參加了在貴州遵義召開的遵義會議。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后,626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鄧小平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19365月,由于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羅榮桓奉調(diào)到紅軍大學學習,鄧小平接替羅榮桓的工作,被任命為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

19361214,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朱瑞被調(diào)往紅二方面軍任政治部主任,鄧小平接替朱瑞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19376月,鄧小平前往陜西三原縣的云陽鎮(zhèn),接替楊尚昆職務,擔任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兼工農(nóng)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825中國工農(nóng)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鄧小平擔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

19381月,八路軍總部任命鄧小平接替有病在身的張浩,任一二九師政委。118,鄧小平到達一二九師師部駐地——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西河頭村,開始與師長劉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區(qū)開辟晉冀豫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

19429月,鄧小平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書記。1943106,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主持晉冀魯豫地區(qū)黨政軍工作。

19456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委員。8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為了統(tǒng)一太行、太岳、冀魯豫、冀南解放區(qū)的領導,成立中共中央晉冀魯豫中央局,由鄧小平任書記。同時改第一二九師為晉冀魯豫軍區(qū),下轄五個縱隊和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岳四個軍區(qū),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

1947516,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

194859,鄧小平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書記、中原軍區(qū)暨中原野戰(zhàn)軍政委。1116,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任書記。

194925,中原野戰(zhàn)軍改編為第二野戰(zhàn)軍,鄧小平任政委。3月,鄧小平參加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后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一書記。930,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13,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1019,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22,鄧小平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029,鄧小平任西南軍區(qū)政委。195287,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鄧小平為政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從重慶到北京任副總理后,還曾兼任財政經(jīng)濟委員會副主任,后兼任政務院交通辦公室主任和財政部部長。

195327,全國政協(xié)一屆四次會議選舉鄧小平為常務委員。

19542610日,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再次設立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第三次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這個職務(至19569月)。4月,鄧小平接替饒漱石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至195611月)。928,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225,全國政協(xié)二屆一次會議選舉鄧小平為常務委員。

19554月,鄧小平在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91527日,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隨后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59428,在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9月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196514,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

19668112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會上對劉少奇、鄧小平的“錯誤”進行了揭發(fā)和批判。此次會議后,劉少奇和鄧小平實際上就退出了中央的領導工作。1967719,中南海的造反派到鄧小平家“抄家”。至此,鄧小平正式被打倒。這是鄧小平“第二次被打倒”。19691022,鄧小平離開北京到江西省新建縣,在拖拉機修造廠參加勞動。197283,鄧小平致信毛澤東,希望再為黨和國家多做幾年工作。814,毛澤東批示肯定了鄧小平的歷史功績。

1973222,鄧小平從江西回到北京。310,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8月,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委員。1222,根據(jù)毛澤東的意見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鄧小平任職的通知:鄧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待十屆二中全會開會時追認;鄧小平任中央軍委委員,參加軍委領導工作。

197515,中共中央發(fā)出1號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810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追認鄧小平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17,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實際上開始主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日常工作,并開始全面整頓、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同年底,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中,鄧小平再度受到錯誤批判。

1976115,鄧小平在周恩來追悼會上致悼詞。這是他再次被打倒前在電視上的最后一次露面。此后,一場更大規(guī)模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開始。清明節(jié)前后,北京發(fā)生悼念周恩來總理、反對“四人幫”的“天安門事件”。45,“天安門事件”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47,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發(fā)生在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事件和鄧小平最近的表現(xiàn),認為鄧小平問題的性質已經(jīng)變?yōu)閷剐缘拿。根?jù)偉大領袖毛主席提議,政治局一致通過,撤銷鄧小平黨內(nèi)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后效!边@是鄧小平“第三次被打倒”。

197771621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決定恢復鄧小平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818,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819,在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7836,在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197838,在全國政協(xié)五屆一次會議上,鄧小平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主席。

1980818,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報告時提出要建立退休制度。同年9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決議,接受鄧小平辭去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的請求。1981628,鄧小平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82910,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委員。912,在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913,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19836月,在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87112,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884月,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1989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請求。19904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接受鄧小平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請求。

1997219,鄧小平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

(來源:《黨史博覽》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