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黨史觀應注意把握的若干基本點

作者:郭海龍    發(fā)布時間:2021-12-01   
分享到 :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世界將更多目光投向中國,聚焦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矢志不渝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2021年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是黨中央立足于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而做出的重大決策。2月20日,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公開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的重要論述,為學習黨史提供了根本遵循。樹立正確黨史觀,是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黨的形象和國家長治久安。

一、鮮明的屬性:黨史姓黨

習近平同志指出,“黨史研究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黨史研究“是一門具有鮮明黨性的科學”!包h史姓黨”是黨性原則的集中體現(xiàn)。黨性原則是正確黨史觀的第一原則,政治性是黨史研究宣傳工作的根本屬性,是黨史的靈魂所在。政治關是黨史研究宣傳工作的生命線,是生存之本、立身之基,必須無時無刻不繃緊這根弦,做到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

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波瀾壯闊歷史畫卷,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政治資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致力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贏得億萬人民的擁護,這是全國執(zhí)政的歷史之源;領導全國實行改革開放使中國騰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以非凡政績贏得衷心擁護。如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正實現(xiàn)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機統(tǒng)一,通過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通過立法民主、司法民主、執(zhí)法民主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2020年7月,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三名專家發(fā)布的《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韌性:中國民意長期調查》顯示,“2016年,民眾對中央政府滿意度是93.1%”。黨的歷史是促進全黨思想統(tǒng)一、激發(fā)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寶貴財富。百年黨史,無數(shù)先烈矢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建設“可愛的中國”,無數(shù)同志拋頭顱、灑熱血,大義凜然、肝膽照人,激勵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黨的歷史是科學引領、理論武裝的重要素材。要攻克新時代長征路“婁山關”“臘子口”,應堅持把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艱苦探索、不斷發(fā)展進步書寫清楚,做到黨史姓黨。

堅持“黨史姓黨”原則,應嚴把政治關。凡是涉及到對黨史事件、人物的論述和評價,必須與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論述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與黨中央最新會議和決議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在涉及黨史的新聞報道、出版發(fā)行、媒體傳播過程中都應貫徹這個原則。

堅持“黨史姓黨”原則,應善于讓全體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歷史思維。以史為鑒,可以明興替。黨史資源是百年來,黨在思想、文獻、智慧方面的富礦。黨的歷史表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確方向,才能走出正確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未來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闊,中國人民將創(chuàng)造出更加輝煌的歷史。

堅持“黨史姓黨”原則,應善于把相關素材轉化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教材。黨史研究宣傳應嚴守政治規(guī)矩和政治紀律,嚴格遵循三個歷史決議精神,正確認識黨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人物,深刻認識黨在艱難曲折中的巨大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進而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并善于把相關素材轉化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權威教材。

二、辯證的思維: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這為正確看待黨史人物和事件,分清主次輕重,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縱觀黨的百年歷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一以貫之地體現(xiàn)在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之中;赝^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更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本質,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通過延安整風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出版《中國共產黨三十年》,對歷史上“左”傾和右傾錯誤進行了梳理,初步樹立了正確的黨史觀。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出版《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一卷、二卷)》,在中央成立黨史研究、文獻編纂和審定機構,堅持和發(fā)展了正確黨史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牢固樹立正確黨史觀,為我們正確看待、學習和運用黨史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在機構改革中,將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編譯局職責整合,組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以加強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統(tǒng)籌黨史研究、文獻編輯和著作編譯資源力量,構建黨的理論研究綜合體系,促進黨的理論研究和黨的實踐相結合,打造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高端平臺。經過深度融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發(fā)揮了黨史和文獻領域“國家隊”的作用。

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應以我黨三個歷史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jù)。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要研究哪些是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是失敗,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應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對于夸大黨的歷史上挫折和錯誤,及別有用心地變相否定、攻擊黨和國家的傾向,應堅決予以反擊。

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應善于從戰(zhàn)略高度、歷史深度和全局視野著眼。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近代以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應以5000年中華文明的歷史眼光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深邃洞察,去審視黨史題材的著作、文章、影音作品。應以辯證思維研究宣傳黨史,及時跟蹤海內外中共學研究動態(tài)、聚焦名家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對外宣介。

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應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方位去審視黨的歷史。應抓住建黨一百年這個重要節(jié)點,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fā),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豐富經驗,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三、科學的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全面看待歷史、注重歷史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堅持實事求是原則。評價黨史事件和人物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原則,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并著眼于教育青年一代,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卓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早在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學習組會議的《如何研究中共黨史》強調用“古今中外法”研究黨史。該法包涵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全面、系統(tǒng)、發(fā)展地看待黨史,折射出對黨史研究的深邃目光和恢弘智慧。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正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光輝代表,世界社會主義“低谷且聽新潮聲”,展現(xiàn)出了韌性。展望未來,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才不會重蹈蘇共否定自己歷史、全盤否定黨的領導人導致歷史虛無主義泛濫的覆轍,黨史傳承才會始終保持正確航向,紅旗才能永遠打下去,紅色江山才會永不變色!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各項事業(yè)走向勝利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研判形勢,帶領團結全國人民贏得了革命勝利,繼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在前期探索的積累和基礎上,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契合世情、國情、黨情,因而大大促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這都是中國共產黨根據(jù)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把握中國社會發(fā)展階段、主要矛盾,實施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應嚴把史實關。凡是涉黨史的人物和事件,都須經權威專家詳細論證,以釘釘子的精神,深入挖掘具體黨史史實所涉及的人物、地點、事件、時間等各種要素,一一推敲、精準校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受眾對相關史實產生客觀公正的觀感效果,再現(xiàn)真實的活動場景,從而以史實方面的深耕細作、精工細活,樹立起良好豐碑。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應科學把握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關系。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關系,是黨史研究中的核心問題。對數(shù)理工具軟件(如SPSS)、數(shù)據(jù)分析模型、詞云,及階級分析法、歷史比較法、內外因分析法、心理學分析等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各種研究方法,可博采眾長、大膽運用,強化黨史學科的科學屬性,從而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尤其是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厚植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土壤。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應在技術上緊跟時代步伐。應積極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黨史研究的手段,主動適應5G時代的虛擬現(xiàn)實要求,做好黨史類電子載體的技術革新、監(jiān)管、輿論引導、價值傳播、堅定信仰等服務和管理工作,推動新技術、新媒體時代黨史研究宣傳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四、堅定的立場:以人民為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東方紅、太陽升”,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畫卷”,我們黨之所以歷經滄桑而不倒、千錘百煉而更強,就是因為仰賴人民偉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的事業(yè)成功與否根本上取決于人民,“以人民為中心”彰顯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對于黨史學習教育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有著重要指導作用。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是最重要的執(zhí)政資源。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人民情懷是中國共產黨最深沉的情懷,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切地反映了人民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中國共產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判斷工作的最高標準。人民的需要是歷史前進的不竭動力。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共產黨當前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各族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必將繪就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的壯美畫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最迫切、最深沉的物質文化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應把人民群眾這一最廣大的受眾對生活品質、對信息品質的要求放在保持黨史研究宣傳工作旺盛生命力的第一位,善于從百年黨史中挖掘人民群眾的歷史偉力,推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從人民群眾最鮮活的實踐中為這“半畝方塘”獲得源遠流長的“源頭活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把黨如何踐行群眾路線用最真實的筆觸描繪下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踐行黨的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生命線。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重要法寶。我們黨最大的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執(zhí)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兩學一做”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新形勢下的思想教育,都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展開,取得了良好效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把黨得民心的案例應充分宣揚出去,激發(fā)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應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奮斗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從井岡山到寶塔山,從八角樓到菊香書屋,從南湖到中南!覀凕h一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做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人民書寫的歷史應鮮活地呈現(xiàn)出來,應把“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群眾通過肩挑背負、小車推送運送大量物資,為人民解放軍取得三大戰(zhàn)役決定性勝利提供了巨大支持”“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充分刻畫出來。

五、明確的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對黨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揭示,為人們正確認識現(xiàn)實和改造現(xiàn)實提供歷史依據(jù)和歷史啟示,更好地為黨的政治路線和政治任務服務。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必修課必須修好。只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黨史研究宣傳工作才會蒸蒸日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應做到“黨有所需,史有所為”。

我們的中心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所確定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是緊緊抓牢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曜哌^的路,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如今,面對世界百年為由之大變局,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無比接近偉大復興的神圣目標。

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是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新中國70年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兩大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這些奇跡正是管黨治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結果。在社會穩(wěn)定中推進改革發(fā)展,通過改革發(fā)展促進社會穩(wěn)定,通過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實現(xiàn)我們這個“超大型”國家的動態(tài)穩(wěn)定,是中國經濟社會穩(wěn)中求進、行穩(wěn)致遠的重要秘訣。應緊緊盯住貧富差距等廣大老百姓關心的焦點問題,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三次分配注重道德力量,妥善降低基尼系數(shù),擰緊社會安全閥,完成從被動靜態(tài)維穩(wěn)向主動化解社會焦點矛盾、實現(xiàn)社會動態(tài)平衡的思路轉變。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應牢固樹立大歷史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開辟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讓中華文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轉化成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使具有500多年歷史的社會主義思潮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xiàn)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使具有7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道路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短短40多年里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擺脫貧困,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fā)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fā)出新的蓬勃生機。牢固樹立大歷史觀,以大歷史觀引領社會、詮釋大局、服務中心,緊跟時代步伐、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面向未來,是大歷史觀應有之義。應聚焦眼前最為緊迫、最為重大的黨史人物和事件,深入挖掘其中的當代價值,從而讓歷史照進未來。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應認真把握“國之大者”。應堅持從大局看問題、從長遠看問題、從戰(zhàn)略上看問題,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高度,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出發(fā)考慮問題,學會算大賬、算政治賬。應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于分析政治因素、政治意義、政治后果,善于識別政治陷阱、政治隱患、政治風險,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敏銳的政治眼光,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刻理解諸如雄安新區(qū)“千年大計”超越時空的價值、“一帶一路”倡議等我們黨的重大戰(zhàn)略布局,書寫出氣勢恢宏的時代華章。

六、神圣的職責:以史鑒今、資政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與運用,善于從不斷認識和把握歷史規(guī)律中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和正確道路。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鑒、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如今,站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角度,“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依然是黨史研究宣傳工作光榮而神圣的職責。認真總結黨的歷史,更好地發(fā)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是新形勢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基礎上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必將開辟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應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我們黨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xiàn)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為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改革發(fā)展凝聚正能量。

黨的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抗戰(zhàn)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東北抗聯(lián)精神、南泥灣精神、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大別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區(qū)精神、張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壩精神、“兩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遷精神、王杰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特區(qū)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女排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yè)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絲路精神,這些共同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每一段黨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應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大無畏奮斗的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堅持“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應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把牢正確方向。應增強歷史自覺,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砥礪膽識,激發(f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不負韶華,開創(chuàng)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yè)。在百年風華正茂之際,為千秋偉業(yè)貢獻綿薄之力。而黨史教科書是黨史研究宣傳工作的重要工作,對全體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把牢正確方向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一定要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馬克思主義傳經布道、續(xù)寫中國共產黨紅色家譜的作用。

堅持“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應充分發(fā)揮黨史的教育和引導作用。需引導人們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促進全體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應努力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從黨開創(chuàng)和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yè)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全體黨員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

結語

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做出了卓越貢獻。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面對苦難,無數(shù)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懈探索,尋找救國救民道路,卻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果而終。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奮斗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走過一百年,回首五百年,看世界社會主義與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近現(xiàn)代歷史交相輝映的時空場景,人們能深刻感覺到:正是由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與中華大地具體而生動的實踐、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才煥然一新,從此走上了正確道路。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發(fā)揮了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精神勁頭,取得了彪炳千秋的歷史功績,中華大地發(fā)生了歷史巨變!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從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驚天動地。通過百年奮斗、百年探索和百年建設,只有以正確的黨史觀學習和研究黨史,才能繼往開來、無往而不勝!未來的路定會越走越寬廣!

在這個繼往開來的歷史時刻,通過樹立正確的黨史觀,黨史研究宣傳工作必將在促進全國范圍內黨史學習教育和研究宣傳等方面貢獻力量,從而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黨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