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1961年中央調查組浙江調查
1961年田家英帶領的中央調查組赴浙江調查,是全黨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黨的經濟政策的調整,扭轉農業(yè)局勢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困難局面起到了重大作用。這是我黨重視農村工作、重視調查研究的一個縮影,也是田家英一心為民、實事求是精神的真實寫照,為我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重要啟示。
浙江調查,提出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建議
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全國農村掀起了以興修水利,積肥為中心的農業(yè)生產建設高潮,工業(yè)方面的發(fā)展也大大超過了預計的速度?茖W、文教、衛(wèi)生都有較大的發(fā)展。但是,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才剛剛開始,經驗不足,對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還認識不清,黨內一些主要領導同志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觀意識的作用,輕率地發(fā)動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1959年開始,黨中央著手糾正已經覺察到的“左”的錯誤時,又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斗爭,使得有待糾正的錯誤繼續(xù)發(fā)展,生產力遭到很大的破壞,最終造成國民經濟的嚴重困難。
當時,黨中央和毛澤東覺察到國內存在的嚴重情況后,及時采取了一些糾正措施。1960年11月3日,毛澤東親自審閱修改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即“十二條”,解決對農業(yè)生產破壞極大的“五風”(“共產風”、浮夸風、生產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干部特殊化風)問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恢復農業(yè)生產。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毛澤東主持中央工作會議,作出了關于農村整風整社和若干政策問題的有關決定。中央工作會議的最后一天,毛澤東作了關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講話。他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即派出三個調查組分赴湖南、浙江、廣東農村進行調查。時任毛澤東秘書、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的田家英,組織中央調查組到浙江開展調查。調查組按照毛澤東“抓兩頭”的調查方案,經與中共浙江省委商量,決定在嘉興選一個差的生產隊即嘉興縣魏塘公社和合生產隊(現(xiàn)屬于嘉善縣),在桐廬縣選一個好的生產隊即東洲公社五星生產隊(現(xiàn)屬于杭州市富陽區(qū)),調查的重點是:1.公社化以后幾年來的情況和問題;2.整社以后干部問題的具體調查分析;3.“十二條”貫徹落實后群眾的反映。
調查組在田家英的領導下,進行了為期10天深入細致的調查后,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基本掌握了和合、五星生產隊的情況。2月6日,田家英在對情況綜合分析后,向毛澤東主要反映三個問題:第一,和合生產隊水稻畝產通常400斤以上,1960年減產至291斤,主要是由“五風”造成的;第二,生產規(guī)模過大,這個生產隊下轄11個生產小隊;第三,社員對食堂普遍不滿。田家英深感農村干部違法亂紀,強迫命令成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無章可循,不懂得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群眾也缺少一個章程以監(jiān)督干部,抵制他們的瞎指揮和強迫命令。于是,田家英在匯報中建議中央搞一個人民公社工作條例。
毛澤東在聽取田家英等人的匯報時,還多次找浙江省委領導談話,他就糾正“五風”問題、退賠問題、生產隊規(guī)模問題、體制問題、自留地問題、食堂問題、干部問題提出許多重要意見,并且采納田家英的建議,準備起草一個人民公社工作條例。
1961年3月,黨中央在廣州召開會議,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業(yè)六十條”。用毛澤東的話來評價:這是公社化以來中央同志第一次坐下來一起討論和解決農業(yè)問題。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提到“條例”由來時介紹說:“制定農村工作條例,我是聽了誰的話呢?就是聽了田家英的話,他說搞個條例比較好,我在杭州的時候,就找了江華同志、林乎加同志、田家英同志,我們商量一下,搞個條例有必要,搞條例不是我倡議的,是別人倡議的,抓住這個東西來搞!
1 9 6 1 年中央調查組在浙江調研,左一田家英、右前一林乎加
在浙江的試點,為“農業(yè)六十條”草案修改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廣州會議后,田家英于3月26日回到杭州,繼續(xù)領導中央調查組對“農業(yè)六十條”的試點和討論工作。在浙江省委的配合下,中央調查組又先后到嘉興縣魏塘公社和合生產隊、桐廬縣東洲公社五星生產隊和嵊縣、柯橋、蕭山臨浦等地進行“農業(yè)六十條”的試點和調查。4月20日,毛澤東親臨浙江指導調查組的工作。毛澤東根據(jù)中央調查組的調查情況,詢問浙江省委領導,群眾對食堂還有什么反映,并要求省委領導和中央調查組再做深入調查。
在對全國農村廣泛的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的基礎上,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中央工作會議,修改廣州會議提出的“農業(yè)六十條”。修改的核心是調整人民公社的所有制關系和分配關系。一是取消供給制;二是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實行自愿參加、自由結合、自己管理、自負開銷和自由退出的原則,實際上取消了公共食堂制度。經過半年多的反復調查研究,充分醞釀,供給制、公共食堂這兩個關系到億萬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問題,終于徹底得到解決。由于“農業(yè)六十條”修正草案仍然規(guī)定以生產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所有權與分配權的矛盾還是沒有解決—土地、耕畜、勞動力歸生產隊所有,而分配原則是以大隊為核算單位。這正是毛澤東一直在思考而始終未下決心的問題。因此,毛澤東又繼續(xù)到各地調查,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發(fā)出指示,要求各中央局、省、地、縣在10月下半月和11月上半月內,進行研究并下鄉(xiāng)試點。同時,毛澤東再次派田家英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
這次調查結束后田家英為中央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改變農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單位問題的指示》草案,中共中央于2月13日下達執(zhí)行。
1 9 6 1 年3月的廣州會議,主席臺左三為田家英
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中央調查組浙江調查之所以取得成效,與調查組成員實事求是、勇于負責的品質和踐行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分不開。
據(jù)當年調查組重要成員逄先知說:田家英對人民,特別是對廣大的貧苦農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他關心群眾生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這兩個基本點,也貫穿在他在浙江調查和“農村六十條”試點工作的全過程。田家英認為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是衡量問題的唯一標準,在他看來凡是不符合人民群眾的政策、路線、做法等都是調查的內容,都要實事求是向黨中央反映。逄先知回憶了調查過程中的一件小事:富陽縣環(huán)二生產隊本來不是調查對象,可是有一天,在五星生產隊調查的同志路遇一個衣衫襤褸的小青年在乞討,看他饑不可忍,就將其帶到駐地,給他粥喝。了解到他是環(huán)二生產隊人,他向調查組訴說了環(huán)二許多農民外出逃荒討飯,甚至餓死人等嚴重情況。田家英知道后,建議調查組轉移到環(huán)二生產隊去調查。經調查,這個隊靠近富春江,自然條件比較優(yōu)越,1956年以前曾經是富陽縣的農業(yè)先進單位,1958年成了落后隊。這個隊已經連續(xù)幾年鬧糧荒,不少人逃到江西。好多農民得了浮腫病,有的已經餓死。田家英心情沉痛地說:“我走過多少農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慘象!碑斔愤^農戶裘章金家時,看到堂前點著香,供著牌位,就進去詢問。原來這位14歲的少年死了父親,生活很困難,連買鹽的錢也沒有。田家英就叫人買了兩斤鹽送去,并親口嘗了他家的糠團子。調查組隨后召開了集縣委負責人、管理區(qū)全體黨員、生產隊長、小學教師和社員代表等參加的大會。田家英在會上作了激動人心的講話。他說:“我是一個共產黨員、中央機關的工作人員,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使大家挨餓了,對不起各位父老。共產黨員看到這種情況是很痛心的……”說到這里,他淚流滿面,喉嚨也哽住了。會上他對幾個違法亂紀、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干部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和教育,表示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人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人民的疾苦就是我們的疾苦,我們一定要將這里的情況向黨中央、毛主席匯報。他還說:“目前的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總是有辦法克服的,我相信會好起來的!碧锛矣⒌牡絹砗椭v話,成為這個生產隊的轉折點。在縣委的領導下,加上調查組的協(xié)助,這個大隊很快恢復了生機。
1 9 6 0 年3月,田家英(左)與逄先知
參與浙江調查全過程的逄先知最深的體會是“做好調查研究,要不帶條條框框、沉下心,深入到群眾中,獲取第一手資料”。據(jù)逄先知回憶,當時下去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難,實在是問題成堆,俯拾即是。但是要說容易,也并不那么容易。關鍵在于能不能沖破思想束縛,有沒有提出問題的勇氣。當時經過“反右傾”運動,大家的思想被束縛得緊緊的,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一些問題明知不對,也不敢說,也有一些則是把錯誤的誤認為是正確的。田家英根據(jù)當時的客觀形勢,向全體調查人員提出要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他說,調查研究有兩種:一種是科學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一種是主觀主義的調查研究。我們主張科學態(tài)度的調查研究,這就要了解實情且要如實反映,而主觀主義的調查研究,比不調查更可惡,因為它是摘取片斷的材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者是迎合上級,不敢講真話。他針對當時基層干部和部分群眾還有些顧慮的情況,提出調查的指導思想:“打開腦筋,敢于發(fā)現(xiàn)問題”。他擬了一副對聯(lián),作為調查組的工作守則,上聯(lián)是“同吃同住不同勞”,下聯(lián)是“敢想敢說不敢做”。還有兩句話“同心同德,憂國憂民”。為什么不講同勞動呢?當時正值冬閑季節(jié),調查工作又很緊張,搞“同勞動”,勢必流于形式,進而影響調查。但在生活上,田家英對調查組同志要求十分嚴格,不搞特殊。所謂“敢想敢說”,就是要打破思想框框。在調查組內部不設禁忌,什么話都可以說,什么意見都可以提。所謂“不敢做”,是指對外特別是對當?shù)毓ぷ,有意見要通過組織向省委領導反映,不準在下邊指手畫腳,隨意指揮,以免干擾地方工作。田家英還要求調查組的同志相信群眾和干部,體諒他們的困難,耐心教育、幫助他們,商量辦事,排除干擾,做深入細致的調查。比如,在富陽五星大隊調查時,僅糧食一項,畝產到底多少?村干部、社員等說法不一,調查了一周仍摸不清底細。田家英和調查組同志分別找會計、倉庫保管員、生產隊員和支部書記談心,會計拿出了第二本賬,大家才交了底、說出了實情。事實的真相是自上而下地層層提高指標逼著下面虛報,大家認識到浮夸風的危害是逼著人說假話,使上下級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上。
在五星大隊調查食堂問題的座談會上,盡管鼓勵群眾將心里話說出來,但還是沒有人敢直言。座談會后,一位在食堂工作的婦女向調查組反映了食堂存在的問題。調查組聽后,又到食堂里去調查,到社員家里去訪問,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群眾對食堂的意見與看法比較一致。一是辦公共食堂時,搞“一平二調”,無償調用社員家里的炊具、桌凳,家畜家禽無償集中飼養(yǎng),部分自留地也沒收作食堂菜地,影響了家庭的副業(yè)收入。二是食堂飯菜不對胃口,生活不方便,壯勞力吃不飽,老人小孩病人又難以照顧。三是難管理,漏洞多,個別干部有些私心,多吃多占,部分食堂人員開小灶,小偷小摸,糾紛增多。四是食堂浪費糧食。另外,食堂不利于社員以豐補歉,“吃飯不要錢”“放開肚皮吃飽飯”,結果吃過了頭,造成缺糧,人均定糧步步下跌。
調查組整理了群眾對公共食堂的意見,向田家英如實做了匯報。剛聽到食堂應該解散的建議,田家英十分吃驚,有些難以置信。2月初,田家英又到五星大隊連續(xù)開了幾次座談會,深入群眾作調查,感覺到食堂弊病很多,群眾確實不滿,認為調查組掌握的情況屬實,材料是正確的,遂贊成他們的意見。
中央調查組與浙江人民結下深厚的感情
田家英帶領的中央調查組在浙江的調查,從1961年1月23日開始到5月3日結束,歷時100天。調查組成員在農村與群眾同吃同住,講解黨的政策,為群眾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使民心黨心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國民經濟遭遇嚴重困難的境況下,人民群眾始終與黨同心同德,共渡難關。此過程中,中央調查組成員也與浙江人民結下了深厚感情。
1962年春節(jié),田家英回去給村民拜年,村民們激動萬分,至今難以忘記。1965年12月,毛澤東召集陳伯達、胡繩、田家英、艾思奇、關鋒等到杭州為幾部馬克思經典著作寫序言。其間,趁主席到上海之際,田家英和逄先知又跑到當年調查的點去,舊地重游,當他們看到農民家里稻谷滿倉、雞羊成群,嘉興百分之九十以上農田實行電力排灌時,一種難以抑制的激情充滿心田。
2 0 世紀60年代的田家英
中央調查組在調查研究和制定“農業(yè)六十條”中所作的貢獻,對黨中央糾正1958以來農村工作中的錯誤,扭轉當時農業(yè)的困難形勢甚至國民經濟的局勢起到重要作用。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期,許多農村仍然能夠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這同“農業(yè)六十條”的作用是分不開的,與毛澤東親自發(fā)動和領導的“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分不開的。60多年過去了,時代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已經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并進一步深化了調查研究的思想,賦予了調查研究以時代意義。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征程中一定會繼續(xù)發(fā)揮光和熱。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足跡》雜志原主編,一級調研員)
(來源:《百年潮》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