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讓觀眾共鳴共情的史詩
全景式展現西北革命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三十九集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西北歲月》,11月5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1開播以來,引起觀眾共鳴共情。
西北歲月,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崢嶸歲月。電視劇《西北歲月》從1927年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大革命遭到慘重失敗的歷史背景開始,如紀錄片式地展開講述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心懷壯志,堅定信念,浴血奮戰(zhàn),艱難求索,從星星之火到燎原西北,從保衛(wèi)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到摧枯拉朽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的故事。
習仲勛出生在陜西富平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即接受陜西進步思想浸染,逐步接受革命和民主思想,萌發(fā)反抗黑暗、向往光明的志向,接觸進步思潮,接近黨團組織,參加革命活動。他在武廷俊等影響下,渴望“成為一束光”。習仲勛13歲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發(fā)動“兩當兵變”。
習仲勛的父親習宗德,為人忠厚,性格剛直,他賣了家中的毛驢也要供習仲勛上學。習宗德對習仲勛說的一句話“為天下窮人謀條活路,那畢竟危險啊”,道出了對兒子進步思想的掛心與擔心。面對國民黨的“清共”活動,許多無辜民眾遭受殘酷迫害,廣大人民群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面對這樣的形勢,習仲勛沒有動搖,沒有退縮,反而使他們看清了國民黨當局的反動本質。他除了刻苦學習之外,與同學程建文、宋文梅一起以更大的激情投身革命活動。他們積極參與游行,散發(fā)傳單,宣傳演講,表現十分突出。
習仲勛等考入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就表明了他們對自己心目中的愛國英雄的崇拜和對新文化、新知識的追求。習仲勛在獄中宣誓:永遠為勞苦大眾謀幸福,決不反悔。
西北革命根據地是由渭北、照金、南梁、陜北蘇區(qū)組成的。它是我黨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塊革命根據地,也是我們黨在西北唯一的蘇區(qū)。西北革命根據地是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八路軍抗日的出發(fā)點,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不朽功績。習仲勛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作風扎實,意志堅定,是創(chuàng)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革命危難的關頭發(fā)揮了決策性作用。
彭德懷同志曾多次在領導人之間和一些會議上,以贊賞語氣表揚習仲勛,說習仲勛是陜北老區(qū)的一位老同志,他與邊區(qū)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同群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他具有密切聯系群眾的好傳統(tǒng),值得大家學習。
習仲勛對生他養(yǎng)他的三秦故地有著濃厚情懷,他常說:生身之地,養(yǎng)育之恩,走遍天下,難忘鄉(xiāng)親?!叭魏螘r候都不能忘記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边@也是習仲勛贈送給晚輩的兩句話。
習仲勛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他一輩子熱愛人民、珍惜群眾。他關心群眾疾苦,心里始終裝著人民群眾。他總說,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江山是人民的江山。他寵辱不驚、九死不悔的革命理想、堅定信念和高尚情操,成為我們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仲勛向群眾講話,用土話,老百姓一聽就懂。他把一些大道理通俗地講出來,老百姓一下就明白了。他給游擊隊隊員講戰(zhàn)術,說繩子從細處斷,打敵人就要打他的薄弱處。習仲勛有很好的群眾作風,所以得到邊區(qū)人民擁護,選他做主席。
毛澤東主席曾經五次稱贊習仲勛:黨的利益在第一位;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如今他已經“爐火純青”;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他是一個政治家,這個人能實事求是,是一個活的馬克思主義者。
1981年12月27日,習仲勛在會見全國故事片電影創(chuàng)作會議代表時說,批評和自我批評任何時候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的工作就不可能做好。拍電影也是一樣,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拍不出好的片子。有缺點,不要緊,大家來評論,群眾來評論,專家來評論,評論了之后還可以再改嘛。所以,有缺點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們不敢批評,也不敢作自我批評。有缺點不要緊,關鍵是看會不會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如果善于使用這個武器,我看這樣和那樣的缺點都是能夠克服的。
重溫西北大地革命烽火往事,就像電視劇《西北歲月》中孫楠唱的那首歌《先驅》(大意)一樣,催人去尋找、來賡續(xù)那條紅色血脈——
饑餓的土地,
疾風和暴雨結成兄弟,
鐮刀和錘頭結成兄弟。
與信仰相遇,
為強者奠基,
不屑崎嶇,
將信念磨礪。
思想火花點燃信仰火炬,
先驅,赤腳的足跡,
先驅,迎送偉大的暴風雨,
先驅,將陽光普及。
讓我們懷著禮敬之心、敬仰之情,向那些為西北黨的建設,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發(fā)展壯大,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作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一級巡視員,第七研究部原副主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